30年,崇文门商圈从引领商业发展,走到了加速升级改造阶段,北京商业留给崇文门商圈的机遇还剩多少?4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崇文门商圈看到,国瑞城、新世界百货、摩方三个项目都在进行改造升级,商圈内也引入了不少当下较为火热的品牌和业态。但随着北京各大商圈竞争日益激烈,现有项目恐难以带动整个商业项目和商圈的热度,各大商业体中的空置率和客流量依然不够理想。
引入网红店
在新老商业的交替中,崇文门商圈总是希望借助追赶潮流赢回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时看到,近一年来,快时尚门店在该商圈关闭的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新兴业态的进驻。
在新世界百货,三面环绕的临街铺位迎来了各种各样的点心门店。记者看到,泸溪河、墨茉点心局以及点金狮都有不少消费者围观排队,其中点金狮还是北京首店。而在新世界百货青春馆的负一层,引入了临期食品店失重宝藏,而该品牌正是嗨特购旗下的新产品线。
与此同时,位于新世界百货正对面的国瑞购物中心也进行了一番门店大调整。根据记者粗略统计,这一年来,该商场引入的新品牌超50家,例如兰熊鲜奶、七分甜、MANNER COFFEE等年轻人喜爱的茶饮咖啡店。
不过,新业态的引入并没有为商圈项目吸引人气起到关键作用。在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期间看到,新世界百货内的人气大多聚集在户外区域以及餐饮区域,而国瑞城的负二层也关停了不少区域。摩方购物中心负一层和负二层大部分面积基本处于停摆之中。摩方购物中心服务台人员透露,该商场目前正处于整体调改期间,所以空置铺位较多。
商圈新定位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世界集团加入了崇文门的旧城改造中,让这个历经沧桑的老城区焕然一新,成为了商业新高地。而近30年的风云演变,百货业态的没落,体验商业的崛起,再一次让崇文门商圈面临两难的处境。根据北京东城街道相关人员指出,缺乏统一规划设计、体验感较弱、设施环境相对落后等因素制约了崇文门商圈的进一步发展。
不久前,《崇文门商圈改造与提升规划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指出,崇文门商圈将建设特色主题街区,挖掘古建与艺术馆,打造花市灯会等重要节庆活动。进一步改善交通人车环境,让崇文门成为活力时尚的美质生活商圈。
据了解,崇文门商圈辐射崇外街道11个社区,常住人口数量44000余人,工作人口数量超过1万人,人口密度是北京市平均水平的37倍。其中,中青年占比达到近60%,现代消费、潮流消费需求旺盛。
根据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李馥佳介绍,崇文门商圈改造提升将瞄准“四大目标”,落地“十八项”重点内容。在业态与品牌引导提升方面,崇文门商圈进一步优化调整业态结构,构建特色主题街区。“目前商圈共有商户近900个,其中零售业占比约七成,餐饮业约占10%,文化休闲、其他配套服务业共占10%。
“未来,崇文门商圈将提升餐饮和文化休闲比例,形成‘433’结构,即零售、餐饮和文化休闲各占40%、30%、30%,复合书店、特色影院、特色文化酒吧、演艺剧场、剧本杀等休闲文化快速提升。”李馥佳介绍。
多元化结构
加强商业与文化的融合,或许给崇文门商圈找到了一条新出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崇文门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在崇文门商圈内充分体现,商圈文化复原和商圈文化提升落后于商圈商业发展,商业与文化匹配度需要加强。同时,崇文门商圈业态结构没有真正反映商圈可辐射范围内的消费结构,零售太多,文化休闲健身娱乐类偏少。从而导致崇文门商圈消费者驻留时间偏短,难以形成次级消费、衍生消费等。
“崇文门商圈可以考虑定位为多功能复合型现代化商圈,强化其服务功能的拓展、服务链条的延伸、服务手段的多样、服务供应商的多元。”宋向清建议,考虑到属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崇文门商圈可以侧重于围绕民生建立多元化的商业供给结构。
激发崇文门商圈活力的关键点在于用更多的文化元素增加消费者在商圈内的驻留时间。宋向清表示,消费者在商圈内驻留时间越多,消费金额越多,因此增加文化类商业业态,增加体验类商业项目,增加参与性商业活动是崇文门商圈未来提档升级的重中之重。崇文门商圈应该通过细化店门业态分类,引导部分业态重复设置的门店转变经营方向,实现业态结构优化和驻留时间总量提升,进而真正大幅度提高商圈的商业厚度和文化质感。(记者 刘卓澜)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