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大棚课堂”助农就业增收-播报


(资料图片)

“在老师的指导下,今年我的番茄大棚精品果多,次果很少,卖相口感好。一棚能卖35000元。”4月4日,灵武市泾灵新村村民马生发说,这两年,他在“大棚课堂”上学了不少技术。当天在宁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蔬菜大棚,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全区移民安置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培训班又开课了,来自全区移民安置区的近百名农民学员在现场学习小番茄、蜜瓜的种植技术。

马生发口中的“大棚课堂”,正是全区移民安置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培训班的内容之一。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3月至11月的农业生产周期期间,受训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在全区各个指定实训基地、农业合作社里,跟着龙头企业、技术能人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你的大棚一天开封几次、每次开封多长时间?”“开封时间要根据气温来定,要随时细心观察,不能一开了之。具体来看……”智能蔬菜大棚里,技术员对着秧苗手把手地教学员养护、帮学员解决种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看得明白、听得懂”是学员们对授课内容的普遍评价。

记者注意到,马生发的学员牌背面已经印上“理论培训”字样。他说,按照培训流程,他还要完成实训实操和生产实践等“九宫格”培训环节,才算完成此次培训的全部内容。“毕业”后,马生发可以选择留在夏能等农业科技公司担任技术员,也可以回家继续种植番茄,还可以在其他产业项目继续“上课”。

“移民安置区实用人才培育计划是我区以培训促就业促增收的创新探索,以‘党建引领、村企互动、产学融合、以培促干、联农带农’模式,计划在全区分批遴选认定100个全区综合类和实训实操类农业实用培训基地,针对全区261个移民安置村分专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内容围绕自治区“六特”产业发展,本着移民安置区农民“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要求,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促进移民安置区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记者 杨娟)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