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9日电新春伊始,在位于宁夏银川市的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总经理助理周志军正带领团队开启新一轮铸造3D打印设备研发试验。另一边,共享集团投建的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里,十几台高大的铸造3D打印机正在稳定运转。
走进生产车间,地面一尘不染,温度冷热适宜。几名工作人员在机器操作面板前点触按钮,桁架机器人自主作业,AGV小车穿梭运输。
(资料图片)
“厂房里无重体力工作,也没有高温、废砂及粉尘排放,与人们印象中苦、脏、热、累、险的铸造工厂完全不同。”周志军说,厂房里发生的变化,是传统铸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200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周志军,在进入共享集团工作几年后,被调任到现在的公司,加入研发团队。彼时,作为国内铸造行业领军企业的共享集团,斥巨资采购铸造3D打印设备,核心技术却受制于人。当设备遇到故障无法解决,只能联系国外技术人员来处理,从向外方提交申请到对方启程,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设备停转。
“不想这么憋屈,我们下定决心自己干!”周志军说。2015年,公司铸造3D打印技术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
“实验室是在老旧库房里临时搭建的,没有窗户,一进去就得开灯,忙起来就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周志军说,大家废寝忘食连续奋战了近一年,终于研发出首台功能样机。随着材料、工艺、软件、设备及关键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大尺寸高效率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正式出炉。
“这台设备的研发成功是我们团队、公司以及整个铸造行业的梦想,实现了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国内首创。”周志军说。
近年来,周志军和研发团队不断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成熟产品迭代升级,已累计研制出10余种型号的铸造3D打印设备,累计提供近20万吨铸造砂型、10万吨铸件。铸造3D打印设备累计销售140余台,连续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他们研制出的铸造用工业级砂型增材制造装备被列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课题3项;荣获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荣誉;在3D打印领域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500余项。
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全过程“零排放”,产品精度进一步提升……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让铸件生产由复杂变得简单,铸造生产方式也由“傻大黑粗”变为更加现代化。
2022年,周志军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我们将带领团队进一步降成本、提效率,让更多铸造企业用得上、用得起铸造3D打印设备,带领整个铸造行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周志军说。(新华社记者 任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