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动”起来,让“沉睡”的土地释放新动能-环球播报

编者按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近年来,我区严守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最严格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创新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积极推广节地技术、节地模式,探索符合宁夏实际、具有宁夏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资料图】

工业用地弹性供应,让供地方式有了“套餐”选择

工业用地弹性供应政策的推出,不仅为宁华工贸有限公司减轻经济压力,也让中宁县盘活了存量土地。

12月8日,中卫工业园区内,隶属于宁夏中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00亩工业用地已平整完毕。这些天只要有空,项目负责人侯向海就会到相关部门询问前期建设手续办理的进度。

“我们计划这段时间把前期手续全部办完,争取春节过后开工建设。”侯向海说。

自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后,全区各地开始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的“弹性”,不仅使用地企业缓解了紧张的前期资金使用,也让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闲置用地不再“晒太阳”,有效提高了产业用地配置效率。

今年出于自身发展考量,宁夏中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化工项目,中卫工业园区内的100亩闲置用地成为最优选择。按照原来50年土地年期出让的固定模式,企业需要支付600万元土地价款。在中卫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弹性年期供地政策普及后,宁夏中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最终选择了20年年期的弹性模式。

“亩均地价从以往50年的6万元降到4.5万元,帮助我们节省前期土地成本150万元。”侯向海说,这种可供选择的“套餐式”出让年期方式在为企业节省用地成本之余,也让企业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生产。

无独有偶。在去年弹性年期供地政策刚推出时,中宁县自然资源局借助这项政策“对症下药”,一举解决本地民营企业宁华工贸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批复土地挂牌多次流拍的窘状。

“我们当时派对口干部上门宣传弹性年期、土地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供地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土地供应方式。”中宁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段赟回忆,当时一方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企业325.5亩项目用地按照10年至30年不等的使用年限进行价款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工作人员与企业面对面讨论不同年期下的用地成本效益,共同分析工业项目发展前景,引导其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供地方式。

最终,宁华工贸有限公司选择20年弹性年期出让模式,并缴纳了1410.72万元土地出让金。

“自从推行弹性年期以来,已弹性出让工业用地25宗1885.85亩,助力企业一次性拿地成本降低25%到50%,节省前期土地资金投入3100余万元。”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权益与利用科科长陆春波介绍,中卫市近年来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打破原本以50年年期出让固定模式,依据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状况,以10年、20年不等的出让年期提供差别化供地方式,不仅有效盘活当地闲置工业用地,也大幅减轻企业前期用地负担。

“工业用地出让时,用地企业一般一次性办理50年出让手续,需缴纳50年土地出让金。但过长的出让年期不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也可能造成工业低效用地,不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宁夏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负责人李浩源说,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的创新和灵活,在降低用地成本、解决土地出让金支付压力大问题的同时,还能依据产业类型、生命周期、投资状况等要素,满足产业发展的差别化需求,充分赋予企业用地方式自主选择权。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全区各市、县(区)按照弹性年期出让工业用地共计112宗5416亩,出让成交价款达2.3亿元。(记者 张 唯 文/图)

“闲”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将闲置的宅基地打造成民宿。

贺兰山脚下,宁夏农垦集团将荒滩地变成了良田。

“两年前,这里还是未开垦的荒滩地,如今已是一片生机,3年后这里将成为一片高产田。”12月8日,贺兰山下,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有限公司1站1队的水稻种植基地,宁夏农垦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龙说,这2000亩水稻田去年第1年种植,平均亩产250公斤左右,今年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处理、盐碱化改良,长势喜人,亩产翻番,达到500公斤以上。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不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充分挖掘耕地潜力,提高耕地利用率。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引入社会资金,自2019年起,与兄弟垦区安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及土地整治占补平衡等项目,累计新增耕地23967亩。实现跨省域国家统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项目1个,交易水田指标1700亩。目前,自治区已下达至宁夏农垦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资金3311万元。

同时,宁夏农垦集团今年从根本扭转长期以来碎片化经营的格局,释放土地资源最大潜能,激活产业内生动力。按照大网格、大条田的规划,对垦区原有废弃鱼塘及盐渍化程度较高的荒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高效节水措施,达到快速提升地力的目标,变不粮田为宜粮田,甚至高产田。

“昔日的盐碱地、沙地、裸土地等撂荒地经过平整改良,重新迸发出新的生机,规模化种植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推动农业生产集约、产业化发展。”宁夏农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宁夏农垦集团“唤醒”沉睡土地的做法,是我区盘活闲置土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以推进低效、闲置土地再盘活为抓手,开展乡村沉睡资源唤醒行动,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综合利用集体空间、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等措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环境秀美、村舍整洁、阡陌纵横,特色民宿连片林立,“村民文明风尚公约”“村民笑脸墙”“彩绘农民画”等墙绘随处可见,农家小院温馨别致……每到节假日,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浓厚的乡韵便吸引周边市民前来游玩,流连忘返。

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1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房屋破旧毫无生气,大部分村民都搬入新居,房屋空置率达40%左右。

2019年,宁夏金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了司家桥村的“乡愁”卖点,流转土地建设集休闲观光及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稻蟹乐园,同时盘活闲置农宅资源,建设不同主题的民宿样板间,打造“田园未来村”。此举带活了沉寂的司家桥村,许多村民纷纷返回村里。

村民司兴文将家里的8亩地流转,并将自家3间房和院子出租,夫妻俩在民宿打工,每年3份收入,1万元的土地流转费,5000元的房租,7.2万元的工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如今的司家桥村最吸引人的就是年代久远的老屋子,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这里寻乡愁、忆童年。”宁夏金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祁军说,司家桥村将方寸之地打造成创收之所,开辟出了一条盘活美丽资源的增收新路子。(记者 张 瑛 文/图)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通过多部门处置联动,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产业园顺利取得用地,现已进入安装设备阶段,计划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12月9日,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产业园建设现场,错落的厂房初具规模,预计明年下半年建成投运。

“这片约167亩的地块本是宁夏国能物流园有限公司计划建设新能源汽贸产业园的规划用地。”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杜万顺记得,企业当时因为资金链断裂周转无果,与合作企业产生债务纠纷。

“当时两家企业一直谈不拢土地费用,加上安置等诸多问题,导致这片土地多年闲置。”杜万顺说,2020年10月,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获批后进入选址阶段,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自然资源局结合项目需求统筹考虑,按照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原则,这一低效闲置多年的地块被优先推荐使用。

让这块地重新“活”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两家企业之间的债务问题。最后,在大武口区自然资源局和当地法院的共同协调下,两家企业最终达成和解,80户居民也得到妥善安置赔偿。

石嘴山市九柱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洁达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是项目建设单位,当时项目一期用地挂牌出让程序从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到净地交付土地使用权仅用时3个月,为企业至少缩短了一半的拿地时间。

“‘存量’的盘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挖土地要素保障潜力。”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负责人王运霞说,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印发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方案,分解年度任务,明确措施、时限、处置标准和强力督办,压紧压实市县主体责任,实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的转变。

今年以来,全区已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5.5万亩。(记者 张 唯)

让“项目”跑起来的“秘密”

在“标准地”上建起的宁夏坤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 (图片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供)

“以前,办理土地手续要走政务、规划、水电等一系列流程。现在得益于‘标准地’出让改革政策,快捷简便的流程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拿地即开工,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近日,石嘴山市首个享受“标准地”出让改革红利的企业——智惠云(宁夏)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聪说。

2019年,我区将吴忠市作为试点先行启动“标准地”改革,加强用地前端服务、中后端监管,有效提高了当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此举受到市场主体普遍欢迎。

“‘标准地’为企业节省出比较大的资金,让企业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技术提升、产品开发上。”宁夏坤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杰说。

2021年3月17日,宁夏坤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标准地”方式取得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200.76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自今年2月,企业试生产以来,已生产左旋肉碱500吨、氟苯700吨,累计销售额达1.5亿元。

“‘拿地即开工’的核心在于‘拿地’过程中提前完成相关手续,最大限度压缩事项办理时限。”吴忠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中心主任王少奇说。以往,工业项目经招商引资准入通过后,要进行土地招拍挂,在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缴清土地出让价款后,才能开展总平图、施工图设计等,再通过总平图审查、施工图审查、环评审查等审批手续后方可开工,从项目备案到竣工需要跑各部门30多次,重复提交资料40多项。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后,变“串”联为“并”联,吴忠市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审批时限少于115天的要求,把规划、经济、能耗、环境等指标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前置条件,由工业园区提前组织完成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环境、水土保持等区域评估,工信、自然资源、环保、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确定“标准地”具体地块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等“硬约束”控制指标,按照“标准地”进行土地“招拍挂”。

“在土地‘招拍挂’过程中,企业可先行按照标准进行总平面规划设计,拿到‘标准地’后,即可领取规划许可证与工程规划许可证,通过其他部门审查后企业即可‘按标’直接开工建设。”王少奇说,变“企业办”为“政府办”,变“企业出钱”为“政府买单”,由此切实降低了企业的前期投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出市场活力,增强了土地要素保障的吸引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完善“土地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降低工业产业项目用地成本,让企业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标准地’出让也是实施‘亩产论英雄’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亩均产值。”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地“带着标准”出让,项目“循着标准”落地,“标准地”改革不仅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也让项目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26宗,面积2250.28亩,出让成交价款28133万元。(记者 张 瑛)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工业用地 有限公司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