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引发广泛关注。4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文,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北京市将基本建立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指导意见》还就如何均衡布局老年服务设施、统筹整合老年服务资源、养老服务需求未诉先办等重点布置了任务,为解决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如何向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提供了指导。
今年底基本建成运行机制
《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主要目标。
具体来看,北京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到2022年底,全市联合体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到2025年底,全市联合体基本建成,实现平稳有序运行,老年人获得感不断提升;到2035年底,全市联合体全面建成,并取得良好成效。
所谓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指的是在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的领导下,聚焦辖区内老年人服务需求,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涉老信息整合等机制,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各类服务商等资源,为辖区内全体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的区域养老模式。
对于养老服务联合体应取得的效果,《指导意见》还强调,需强化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等,加快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打通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
五项重点任务
为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设,《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多项重点任务。在均衡布局老年服务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利用辖区内包括中央单位在内的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及医疗机构等涉及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实现机构集中养老床位、驿站临时托养床位、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均衡布局、配比合理。
而在统筹资源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整合利用养老、医疗、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养老、日间照料、居家照护、养老助餐、文体娱乐、紧急援助、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服务。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主体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对入户发现或老年人反映集中的服务需求未诉先办、快速响应。
此外,对于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环境、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指导意见》也提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应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努力实现老年人居家生活和交通出行无障碍。同时推进应急援助感应呼叫终端设备安装工作,确保老年人居家安全和应急服务需求及时得到响应。
《指导意见》还要求实施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服务。引导辖区内公益组织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临时陪伴、精神慰藉等公益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
立足社区整合养老服务资源
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立也离不开社区。目前,北京市已有多个街乡镇建立了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其中成立最早的是朝阳门街道区域养老联合体。据了解,朝阳门街道区域养老联合体已经整合了200多个服务项目,签约辖区内外成员单位228家,包括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家照料中心、9个社区党群中心,辖区的银行、超市、物业、饭店、菜市场、茶馆、药店等机构均包括在内。
业内人士指出,以行政辖区为单位,将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碎片化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形成立足社区、辐射居家的养老服务合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街道、乡镇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单位,将老年人周边的环境结合,更加关注到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包括生活照料、出行等方面。此外,《指导意见》将辖区内的养老服务有机地调动起来,如驿站、照料中心等,能够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精神需求提供平台。“这次意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它关注到了医疗康养相关的资源,结合了医养康养相关的资源,把这些资源都调动起来并配置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陆杰华说道。(记者 关子辰 张怡然)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养老新模式 运行机制 服务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