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学”“游”兼得,让研学游叫好又叫座

暑假期间,校园考察、文化体验、海外夏令营等中小学生研学游种类繁多,再加上一系列利好政策,研学游迎来了又一个风口。随着研学旅行持续升温,“只旅不学”“走马观花”等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有竞争力的研学产品,让研学旅游叫好又叫座?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现状暑期研学游受热捧

旅游市场迎来“最火暑期档”。今年暑期,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旅游人次和收入齐升,宁夏也不例外。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宁夏旅游市场热度有望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等成热门选择。


(资料图)

一座城市的馆藏,就是历史文化高度浓缩的凝固体。讲好宁夏故事,最好的学习在路上。新学期,从一场研学之旅开始,沿着这条路线,同学们可以畅游在博物馆中,翻阅宁夏历史书籍、学习前人智慧、陶冶情操,感受宁夏之美。“亲子研学是暑期宁夏旅游市场的热门主题。”宁夏博物馆副研究员李鹏告诉记者,随着暑假的到来,宁夏博物馆游客持续增多,在博物馆开展的“寻根中华文明”系列讲座,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地游客,一些区外的研学团也纷纷预约聆听讲座。

暑假前夕,自治区教育厅命名46家单位为第二批宁夏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宁夏二十一景”中的黄沙古渡、西部影城、火石丹霞等景点以及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隆德盘龙山庄、青铜峡市罗记农家小院等乡村旅游点均名列其中。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博物馆主题研学线路10条、长征精神研学游线路5条、红色记忆研学游线路7条、感受中国力量研学游线路3条、美丽乡村研学游线路7条,充分发挥红色研学游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让家长和学生对研学旅游有了更多选择。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是银川市唯一一家国家级重要湿地,这个暑期,湿地公园融合“产、学、研”领域优势,整合黄河文化、历史人文、生态保护、户外拓展等课程内容,实施“研学+旅游+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我们景区通过研磨时光、创意树膜画、丛林穿越、农耕种植、水车踩踏等研学体验课程,完善‘五育’研学课程体系,促进研学品质服务升级。截至目前,景区已经接待参加研学游的中小学生近5000人。”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段雨彤说。

警惕研学游变成“只游不学”

“生活不止眼前的教室和书本,还有蕴含文化底蕴的人文历史、科普教育,大自然永远是孩子们最广阔的教室,读书须良师,行路须益友,而研学,则能得师亦为友……”这是某旅游景区推广“研学旅行”的宣传语。这样的广告词,很难让望子成龙又注重素质教育的家长们不心动。

今年暑假,各地研学旅行热度飙升。博物馆、高校、历史人文景区,随处可见开展研学游的学生团体。然而,伴随持续升温的研学旅行市场的,却是游而不学、价格虚高等系列问题。

7月24日,北京大学发布一则校友预约入校违规情况通报,通报中提到,一个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借用校内46名“线人”的账号,“偷渡”了139人进校园,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原本免费的校园参观名额,竟然能卖到万元的价位,这正是一些打着“研学游”名义割“韭菜”的“黄牛”所为。

也是在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暑假经常看到清华大学校门口有一群年仅6岁左右的孩子顶着40度的高温暴晒几个小时排队,只是为了能在校门口拍上一张照片。该网友称:“并不是在清华、北大的门口或校园里拍上一张照片,就能叫做研学旅行。”

记者在某旅行平台上搜索研学项目,基本包括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科学探索、社会实践等主题,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相较于一般的旅游团,带上研学字样的,“身价”一般都要高出不少。然而,当记者采访部分家长时,却总听到这样的抱怨:“问起孩子研学的感受,除了打卡多少景点外,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却说不上来。从效果上看,跟普通的旅行团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银川市民张女士表示,为孩子报名研学旅行,无非是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大概也只能让认知停留在“看过”的层面,实际上能达到教育层面的效果微乎其微。

据了解,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提到基本原则,首条就是“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同时还提到“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换言之,研学旅行本身以教育为主,在学习之余安排游览当地景点作为点缀。而当下,国内兴起的一些研学旅行变成“只游不学”“只学不游”,其本质是吃准了家长的心理,披着“研学外衣”搞了一个换了名目的儿童旅游团。

事实上,也并非所有研学旅行都是“拉大旗作虎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罗县第四中学曾组织300多名七年级学生以“城市生存记”为主题开展了首府研学游,让学生们在一天的时间里,以每7个人为一个小组,了解银川人文景观、文化遗产、商圈及饮食文化等,运用集体智慧去“寻宝”,调研银川城市特色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设定特定话题以及采访方式,勇敢与陌生人沟通、完成指定任务等,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与社会相结合的趣味性活动,学生们几乎没花什么钱,研学的成果却颇为丰硕。

业内人士表示,研学旅行面向的是孩子,必须加强对研学旅行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明确相关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让研学游真正实现研有所获、学有所获、游有所获,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期望让“学”与“游”兼得

中小学生研学游的出现,既可以视为旅游市场的一种细分,同时意味着家长对孩子旅游的要求更高了,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让孩子单纯游山玩水,而是希望寓教于乐、寓学于游。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期待,研学旅游更需要规范发展。

“每年暑期研学游是必选项,我们设计线路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孩子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研学游本是孩子们在课本外学习‘活的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研学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收费不透明、行程不科学、缺乏教学深度等问题,有的研学项目甚至变为‘观光打卡’。”一位学生家长坦言。

银川市唐徕中学教师马利说,从学校角度来看,研学并不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缺乏评价机制。只有规范研学旅游市场、合理安排研学内容,才能让参与其中的中小学生实现在游中学、于行中悟,真正享受到研学旅游带来的乐趣与知识,这既需要教育部门的引导,也需要市场监管和文旅部门的共同参与。

“由于普通导游不熟悉教育,学校老师不熟悉旅行,指导研学旅行的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前研学旅游市场还缺乏符合标准的研学导师以及研学活动教育评价标准,一些家长和学生不了解研学旅行及其价值,导致全面推进研学旅行受到影响。”段雨彤说。

自2008年起,贺兰山岩画景区率先在全国发起了岩画社会化教育,相继开展了岩画知识进社区、岩画科普进学校、岩画公民化教育等岩画文化普及活动。经过短时期的实践,随即探索出了岩画教育从“走进学校”向“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升级转变。贺兰山岩画景区负责人段丽青说,研学游既要合理规划、创新产品,也要精准研学、精准营销,打造特色研学基地,软硬件同步提升,下一步研学教育工作,要在巩固好现有研学成果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研学教育新模式,研发研学教育新产品,增强研学教育群体的“回头率”,扩大研学教育“受众率”,在全国研学旅游行业争做排头兵。

研学旅行并非新兴行业。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已经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4月,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命名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园等79家单位为研学基地,助力研学旅游发展。

当前,旅游需求猛增,暑期旅游特别是研学旅行火爆,对经济复苏意义重大,既符合国家政策,也满足了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如何让蓬勃发展的研学旅行更加规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所谓研学,重点自然应该落在研和学上。我们让孩子参与研学游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既能不断开阔多学科的视野、丰富感知能力,也能在实践中锻炼沟通交流、自主思考、动手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原本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研学游大多是旅行社在‘吆喝’,广告打得很吸引人,实践层面却存在着服务低门槛、课程不规范、师资无保障、管理缺体系等问题。而研学路线设置上,和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行路线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价格却是普通旅游团的2至3倍。”曾组织孩子参与过研学游活动的市民王先生表示,要解决“只游不学”“游而不学”的问题,让研学旅行真正实现应有之义,应该在研学旅行中配备专业的研学导师,设置专业的课程内容,同时制定标准化的运营规范,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多方共同发力。

“要在研学旅行中帮助学生们学知识、长本领、有感悟,还要确保孩子们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同时更要保障全程安全,而实现这些目标殊为不易。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导游,想做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事实上很不容易。”一位接待过研学游旅行社的银川某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学旅行指导师在研学旅行中至关重要,要具有教师和导游的双重职能,既要善于研学辅导,又要善于旅行组织。但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上由于人才匮乏,人员素质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目前对我们而言,只能由导游针对景区的一些情况进行讲解,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样的方式过于粗浅,达不到‘研学’的目的。”该工作人员说。(王 刚 尚陵彬)

短评 | 莫让研学游成了“到此一游”

“路线设置上和旅行社没什么区别,价格却是旅游团报价的2至3倍!”业内人士的一句话,对当下一些看似繁荣的暑期研学游表达了担忧。

研学游开创了“教育+旅行”的全新模式,让孩子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见世面、长学问、强本领。然而,不少研学游“爆火”的背后却有不少隐忧,“研”而不“游”、“游”而不“学”,敷衍了事、价格虚高,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由此,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别让研学游成了“到此一游”。

折腾一圈下来,拍了一堆打卡照片,孩子没有学到东西,家长没有达到期待,只有举办方是赢家。一个孩子有没有见过世面,不是看他去过多少国家,打卡过多少景点,而是看他有没有见过世界的多样性,拥有开阔的思想,独立的灵魂。

与其“开盲盒”似地赌在各类研学项目中侥幸中彩,不如信赖教育机构和正规研学基地的公益良知。像固原学子20多年如一日徒步54公里去烈士陵园祭扫,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吃苦耐劳精神。平罗四中的首府研学游,没花多少钱却成果丰硕。黄沙古渡、稻渔空间、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园等79家单位研学基地,具有人文、历史等独特资源,还配备专业导游等技能人才。

同时,家长主动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陪伴孩子的耐心,也很重要。陪孩子去公园观察飞鸟鱼虫、花草树木,可亲近自然,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在家里看科幻片、纪录片,会增长见识,激发孩子的奇思妙想;到体育场跑步打球,既锻炼了身体,又可提高孩子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孩子的成长,家长责无旁贷。花再多钱去过再多地方,孩子没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徒呼奈何?高质量陪伴和以身作则引导,能让孩子眼里有榜样,心里有志向。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中学师生赴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开展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

每到假期,研学游项目受热捧。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让研学游的孩子对黄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孩子们在贺兰山岩画景区开展“珍爱自然 保护环境”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参加研学游的孩子对黄河外滩水车兴趣十足。 图片均由记者 王刚 摄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