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一带你探访先行区 | “扇面”上的“手绘山水”

6月25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行进式采访小分队来到罗山西麓,站在山脚下举目远眺,只觉个人是那样渺小,天地是那样广阔。

罗山西麓属于洪积扇地形,这把巨大的“扇子”沿着罗山山势从高到低辐射开来。记者置身“扇中”,向西能仰望到山顶,朝东能俯瞰见村镇。就这样,天地的边界被这把倾斜的“扇子”拉伸得更远,极目远眺才能穷尽。

借助无人机拍摄的VR全景,记者窥见了这把“扇子”的全貌,“扇面”上绘就了浓淡不一的青绿。这把“扇子”的下端位于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修复中衍生出一派新绿。“扇子”上端则全凭“手绘”:通过持之以恒的人工植绿来为生态增色,其中就有罗山西麓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吴忠市红寺堡区整合项目资金4.5亿元,在罗山西麓打造“杏花岭”“桃花湾”“酸枣沟”等品牌林地,沿罗山大道营造27.5公里的生态防护林……让罗山脚下披红挂绿,令人流连忘返。

在关口移民旧址西面,就是占地560亩的“杏花岭”,杏树都长到了一人多高,从岭上一直蔓延到岭下。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湿地资源管理室主任田育蓉介绍,这片杏林是去年4月栽的,移植的都是四五年树龄的苗木,有的今年还挂了果。“杏花岭”下建有一座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眼下蓄水过半,为这些杏树提供了水源。

“杏花岭”上还建有2亩大的“八宝景天”,里面栽植着沙枣、黄刺玫等多种花木,又成一景。

这样的人工美景被塑造在罗山大道一侧,很容易被路人遇见。人们要驻足观赏,这里还有暂坐的亭子、登高的平台。罗山大道沿线分布着移民旧址、航模基地等诸多人文自然美景,常常引来不少游人到此“打卡”。

“杏花岭”下方是一孔孔废弃的窑洞,洞口被沙土埋了小半截,长了不少凄凄荒草,和四周的夏日胜景形成了强烈反差。听过去住在这里的老辈人说,早些年没有现在的美景。靠崖窑前就是道洪沟,夏秋时节常有洪水肆虐,乡亲们只能瑟缩在窑里。后来,乡亲们“内迁”到红寺堡城郊,这里的生态一点点“缓过劲来”,加之人工修复,洪沟里再也没了洪水的踪影。降水要么被植被所涵养,染绿了罗山;要么被山体过滤为汩汩清泉,凸显山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就这样,“绿水青山”被“手绘”而成,成就了今日罗山西麓的美景。

记者再次审视罗山脚下的VR全景,很快就找到了老人口中提及的那条洪沟,如今已是满沟的青绿。放大镜头一看,沟底长得最多的是青草和灌木,绿成了一条蜿蜒绸带。

借助高空视角俯瞰罗山西麓,记者发现像关口这样的移民旧址还有不少,老村保留很完整。仔细辨认,还可以看到土坯房、靠崖窑、箍窑等多种老式建筑。

罗山西麓,方兴未艾的青绿和沉寂静谧的老村咫尺相对,无言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人退绿进”的故事。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苏峰 李涛 杜晓星 何耐江 王沛瑶 杨玉瑛 何婉蓉)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