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全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000余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71.13%和705.09%
5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4月30日,“五一”假期第二天,宁夏旅游人气持续攀升,全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000余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71.13%和705.09%。其中,全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接待市民及游客3.4万人次。银川市各类文化旅游场所共接待游客40.69万人次,同比增长399.72%;实现门票经营收入2034.44万元,同比增长524.46%;宾馆民宿平均入住率达97.36%,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预订基本满房。
(相关资料图)
4月30日,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景区入园人数达45500人;沙湖景区入园人数51535人,二次消费项目消费70526人次;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当日接待12600人,创历史新高,较2019年增长107%,为保证服务质量,景区当日16时已采取停票措施;在贺兰山岩画景区,彩色岩画拓片、创意草帽手作、岩画徽章等亲子体验项目迎来消费热潮;吴忠早茶店持续火爆,怀远夜市、敬德夜市人潮涌动,各地游客慕名前去品尝打卡。
“五一”假期,近郊、乡村自驾游成为人们假日出游的好选择,全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及乡村文化旅游点等迎来接待高峰。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乡村美食节”现场,游客赏美景、品美食、看演出、吃烧烤,人气满满。在贺兰县金贵牡丹花乡,露营、烧烤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各地各部门积极做好旅游服务工作,受到游客好评。宁夏气象部门发布假期天气预报,引导游客合理安排旅游和交通出行计划;水洞沟景区安排多名志愿者引导车辆有序停泊,减少拥堵,并在各景点为游客指引路线;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人流密集区域增设文明引导员及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服务。
“五一”假期,全区各地将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相融合,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由泾源县组织的“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将花儿、戏曲等非遗元素呈现给游客。景区还设置了非遗展示体验区,剪纸、陶艺、刺绣等传统手艺人来到景区,通过现场制作等形式,让游客感受宁夏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2023“爱尚银川 畅Hi五月”览山阅海欢乐季活动中,主办方采用“农体商文旅”融合的模式,开展黄河流域九省(区)首届农民篮球邀请赛、“我的银川我的家”大型演唱会、银川市民族广场舞展演、“百村千碗寻味银川”乡村美食大比拼、“大河传承古城新韵”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展示、“塞上湖城诗画银川”览山阅海欢乐周消费大集及“好戏大家看九元剧场”惠民演出等10余项跨界融合活动,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文化旅游生活的新期待,全力带动农、体、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记者 王刚)
关键时刻,服务很关键
宫炜炜
春风拂来,山花烂漫,“五一”假期,旅游市场迎来出游热潮。我区各地推出不少“应景”游。比如,人们期盼已久的“沙湖不夜城”已于节前开业,并将举办“放飞纸鸢”风筝表演、湖光沙色·趣浪电音主题活动;再比如,泾源县“双花节”、吴忠市第五届小吃文化旅游节……每一项精彩纷呈的活动,都是为了给“五一”假期引流。
这几天,“五一”旅游热如约而至。如何做到热而不乱,热而美好,是此次“大考”取得佳绩的关键。旅游中的各种细节特别重要。现实中,无论是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的柔性服务,还是包括交通、住宿、基础设施在内的硬件设施,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最易引发游客投诉,最影响我区旅游业的口碑,亟需改进。
如何改进?面对游客如潮,强化服务意识比把握商机更加重要。只有做好旅游服务,让游客们感到舒心、放心,才不负“让心灵放个假”的美名。如果只顾着挣快钱,抱着“游客来一个走一个,能骗一个是一个”的心态,不仅不利于宁夏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还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留下“恶名”,“劝退”其他想来的游客。可以说,“五一”假期是对文旅行业甚至整个地区社会管理水平、服务行业服务品质、全民人文素养的一次大考。我区若想取得高分,既要靠平时不断提升景区的独特价值,更要靠关键时刻细致周到的服务。要让游客愿意来,更要让游客还想来,以游客的好口碑为宁夏旅游业打出一片新天地。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