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以来,各地发力扩大投资。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2月12日,多地发布了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合计达21.5万亿元。不负春光,重大项目春潮涌动;新春伊始,实体经济澎湃向前。
开局之年开门红,重大项目投资是保障。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重大项目投资,能够释放巨大的经济撬动力,是供给和需求的放大器,是生产与消费的连接器,有助于扩大内需,有助于稳定增长,从而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意义重大。开年以来,各地重大项目投资风起云涌,截至2月12日,包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四川、山东、广东、福建、宁夏等省份发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项目合计7652个,总投资额合计2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合计33570.67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促进了新春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为实现开局之年开门红赋能。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大项目夯实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诸多重大项目投资夯实强大的基础。例如,上海市2023年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项目191项,项目涵盖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5个领域;河北省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共安排507个,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山东省2023年共确定重点项目2002个,其中,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是2023年省重大项目,以“绿色智能造船、造绿色智能船舶”为方向,将全部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天津市2023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等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是对中国产业的现代化洗礼,促进高质量发展蝶变升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四梁八柱。
实体经济澎湃向前,重大项目是主旋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硬核。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是火车头,是动力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强引擎”。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城乡融合、绿色环保、基本民生等生活服务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以及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打造了实体经济澎湃向前良好态势。实体兴,国家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更加强劲繁荣。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压舱石”和“加速器”,是扩内需促消费的“动力源”和“催化剂”,是经济稳字当头的定心丸,稳中求进的助力器。北京经开区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深江铁路洪奇沥水道公铁大桥首桩顺利浇筑,西宁完成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达近年之最,做优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银川今年将投资24.15亿元精绘“水韵银川”,等等。神州大地,重大项目建设此起彼伏,持续发展,是新春经济的嘹亮乐章,是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壮美画卷。(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殷建光)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