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2月13日,记者跟随宁夏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进入海原县境内的大山腹地,一探水利工程如何利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破除压力管线敷设中的“卡脖子”问题。
中部干旱带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是海原县的民生工程、环境工程、灌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若从高空俯瞰,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呈现的是“长藤结瓜”的布局设置。70余公里的输水压力管道如瓜藤,高处穿山越岭,低走河谷川道,逶迤前行,11座蓄水池连接在“藤蔓”上,或大或小,次第排布。此项工程的使命,是每年将2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输送到海原县关桥、西安及海城3个乡镇1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里。为确保完成明年向关桥2.5万亩灌区供水,项目建设今冬未停工,1泵站到3泵站之间的输水管道铺设、泵站修建、蓄水池建设都在有序进行,沿线农田里依然有人忙碌地架设温棚支架。
寒风凛冽,尘土飞扬。“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输水管的2号拉管段,拉管距离630米。”宁夏水发海原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岩说。这处施工点在半山腰,向下望去,1泵站主体完成,与渡槽“惺惺相惜”,黑色水管从山底攀爬而上,下穿同海高速公路。眼前,5台大型起吊机提起直径1.2米的水管,半截已躺在管沟内,缓缓挪动,泥浆不断从山体管孔中流出。“整个扩孔最大直径1.65米,3根焊接好的管道被山对面的机械向下斜拉,最终贯穿,整个拉管过程大概需要50个小时。”这项在记者看来像给大山“穿耳洞”的过程,从可研初设、反复比对方案、专家指导到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实施,用了118天,最终实现输水管道遁地穿透高97米、纵深630多米的大山。
与宁夏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类似,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加压输水管线系统距离长、扬程高、管线多起伏。其中一泵站8公里压力管线,沟壑纵横、山多坡陡、地形复杂,被定义为工程建设一级复杂场地,是整个工程的“卡脖子”关键控制点。宁夏水发集团经过科学论证、比对,最终决定实施水平定向钻拉管作业,让输水管道遁地钻山,与山外地埋管道相接,将水扬入其他泵站,达到减少安全风险、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实质效果。
“整个工程有13处拉管段,2号段最艰难。因为山体构成较复杂,管线要穿越尖山墩东麓活动断裂带,管线走向与活动断裂近乎正交,砾岩层为泥质胶结,容易产生塌孔等问题。因此,实施的时候选派了国内顶尖的专业拉拖队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流程,对每一扩孔进行验收,具备条件再进行下一级扩孔;回拖时不断进行孔内清淤,防止塌方和局部塌方。”杨岩说。
12月14日,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拉管段顺利贯通,工程最艰难的部分完成。目前,工程整体工程形象进度89%,完成投资3.3亿元;供电工程塔基已经全部完成,正在组装施工,计划明年1月底完成水泵机组安装调试,2月底完成调试运行,计划3月底向海原关桥灌区具备通水条件。(记者 裴云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